300学识网

首页 历史知识

民国“歌星 ”与“歌仙”

1000人浏览   2024-02-15 23:12:06


民国时期的中国流行乐坛,有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分别被称作为“歌王”与“歌仙”。他们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早期开拓者,也是当时歌坛上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杰出才华,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黎锦光(1907-1993年)

黎锦光,原名黎锦颢,湖南省湘潭县中路铺镇石潭坝乡人,老上海流行音乐家,当时人称之为“歌王”,中国流行歌坛的开拓者和奠定者。

黎锦光是民国时期知名的“黎氏八骏”之一,他的祖父黎葆堂是前清戊子科的举人,嗜好藏书,学问深厚,父亲黎培銮晚清时期中过秀才,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知名学者,黎培銮为了将子女培育成才,特意辞去官职,回到乡里设立家庭学校,他聘请了乡里秀才为教师,开设中西课程,将“新学”灌输给子女们。

黎锦光从小接受新思想教育,又有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培养出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以致使后来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

黎锦光早年跟随父亲前往北京读书,之后又前往上海,在哥哥黎锦晖任校长的国语专修学校附小就读,同年,他又进入湖南长沙的在第一师范补习班学习,之后,他还在湖南高等工专附中就读。1925年,黎锦光考入大学,1926年,他又考入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战争。

1927年,黎锦光再次前往上海,进入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团工作,做过演员、作曲、指挥,是

“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1939年,黎锦光出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开始为上海的各个电影公司写曲,其中《夜来香》、《香格里拉》、《拷红》、《采摈榔》、《五月的风》、《叮咛》、《慈母心》等成为当时红遍一时的流行歌曲,当时的诸多知名歌星几乎都演唱过他谱写的曲子。

当时的电影《西厢记》中的插曲“拷红”和《红楼梦》中的插曲“葬花”也都是由他一手完成,歌后周璇的一些传唱多年的流行歌曲也是由他包办,特别是为李香兰所选中的《夜来香》,当时可以说是风扉一时,后来还流行到了日本,现在我们在有关反映旧上海的电视剧中,还能够听得到。

新中国成立以后,黎锦光留在了上海,曾在中国唱片厂任音响导演,还出任过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任首席指挥,后来他曾一度被勒令退休,1985年后重返中国唱片社,1988年正式去职,于1993年在上海去世。


陈歌辛(1914-1961)

陈歌辛,原名陈昌寿,江苏南汇(今上海浦东)人,著名作曲家,人称“歌仙”。

陈歌辛的祖父是印度人,祖母是杭州人,后来定居于上海,他本来姓吴,被母亲过继到陈姓人家,改姓为了陈。陈歌辛早年毕业于格致中学,跟随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学习音乐知识,后来在上海的中学中任教,负责教授音乐,期间,开始创作歌曲。

1938年,陈歌辛出任中法剧专音乐教授,并组建了“歌咏指挥训练班”,写了不少抗战歌曲。1941年,陈歌辛因为宣扬抗日被日本人所抓捕,关押入极斯菲尔路76号受尽折磨,后经营救三个月后被释放。

出狱之后,陈歌辛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他的事业也向顶峰攀升。期间,一些我们现在都耳熟能详的歌曲问世,诸如《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恭喜恭喜》、《蔷薇蔷薇处处开》、《渔家女》等等,在当时的上海传唱度很大,影响极大。

当时,在上海写作流行歌曲的不在少数,除了黎锦晖外,以陈歌辛、黎锦光的成就最高,知名度最响。《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首歌不仅在中国传唱,还流行到美国,被改编成了英文Rose Rose I Love You,在世界上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陈歌辛在音乐上有着极大天赋,他曾经创作、指挥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剧《西施》,还创作排演中国首部系列抗日爱国舞剧《罂粟花》,他还创办了“实验音乐社”,写过《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抗日歌曲。

然而,1943年,陈歌辛却是进入了汪精卫汉奸政府直属的“华影”音乐部工作,创作了一些为日本侵略者唱赞歌的歌曲。1945年,他还为日军神风突击队谱写过歌曲。同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又写了《迎战士》等歌曲。

1946年,陈歌辛一度前往香港,期间创作了红极一时的知名歌曲《夜上海》。1950年,陈歌辛回到上海,出任昆仑电影制片厂作曲。1957年,他受到冲击,被送往农场改造,1961年,陈歌辛在贫寒交困中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