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学识网

首页 历史知识

徐徐凉风吹楼宇,万般风情留后世:唐朝建筑特点有哪些?

130人浏览   2024-02-12 08:12:01



引言:

建筑是一个时代最为直观的反映,无论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情况如何,都能在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它坦率而直白地披露时代中的种种特点。

唐代作为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万国来朝的盛世,在街角小巷处的种种建筑自然另有一番特色和韵味,让人不自觉神往。

一、生产力助力发展,渐趋成为建筑进步内核

在唐朝时期,政治环境安定,人们生活安稳,社会环境也较为安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进步,人们更加注重房屋的材质、结构等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被开发出来,可供人们选择的范围也变得更为广泛起来。

任何建筑都是经由建筑材料一点点堆砌而形成的,唐朝时,土、砖、木等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十分精巧高超。

武则天曾经在洛阳修建的明堂,使用了木制构造,而在建筑中的细小构件之间都有着一定的比例,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建筑的美感,从而形成了明堂的气势磅礴、简洁宏伟的外观。

唐朝在砖瓦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当时琉璃被炼制出来,为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颜色的琉璃瓦交相辉映在房屋楼宇之间,阳光轻洒在屋梁之上,更显出晶莹剔透的景象。

大多数建筑通常使用表面较为光滑的黑瓦,而在一些权柄之家用使用绚烂多彩的绿、蓝色的琉璃瓦来表现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尊荣,也成为长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自古流传的石制房屋在唐朝也更加精细化、不同大小、形状、软硬程度的石头往往会有不同的用途,会放置不同的地方。

房屋的地基会使用较为坚硬的石头,从而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匠人们也会在石头上进行雕刻绘画,优美的绘画在石头上面变得栩栩如生,增强了房屋的艺术性。

唐代的采矿业也较为发达,出现了很多金属矿物质,为建筑提供了新的原料,同时金属铸造的相关技术也慢慢发展起来,于是当时出现了使用金属元素的建造物。

统治阶级会使用金属元素建造一些特别的建筑,南诏铁柱便是唐朝据最大的铁铸件,通过多种金属材料结合而形成。

而金属构造的建筑物无疑需要更为繁复高超的技巧才能够完成,这也从侧面肯定了唐朝的工艺能力。这些建筑材料在当时已经慢慢发展到了成熟时期。

正是在这些材料的扶持之下,唐朝的建筑才能在千年的历史中发出一道难以磨灭的光芒,在建筑史中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高碑,被后人所敬仰膜拜

二、唐代风格增添美感,精美建筑壮观宏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唐朝建筑风格受到当时强盛国力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包罗万象、宽厚广大的风格。

这些建筑常常富丽堂皇,在装饰品上,大多使用制作繁复、花样精美的装饰品,在窗户、门框、地板上常常透露出一些巧思,比如特殊的花瓣样式、好看的花纹、传神的绘画等等。

它们将普通的建筑赋予了独属于唐朝时代的灵魂,全方位地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水平,也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帮助我们了解唐朝的特有风格。

佛教在唐朝传播较为广泛,建筑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很多墓壁上面的画像便有着佛书中的虚幻情景。

漫天飞舞的仙女、端坐在上方的佛、美好神往的自然风光……这些带有佛教特色的景色绘画在建筑上,其中的绘画色彩十分绚烂,形成了一些新的绘画构图方式,促进了绘画的创新和进步。

而在建筑的整体建造中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之感,使用不同的方式将房屋组合在一起,采用一定的规律。

在远处眺望着,慢慢便会有一种平和宁静之感,与华夏人民的民族追求相契合。

在一些园林的建造中,工匠也更加注重一些自然草木与整体的契合程度,合理地将假山、花草、流水融合进入园林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山水美感的中国风格。

在唐代的封建统治下,建筑自然会受到封建社会的部分影响,传统社会的伦理纲常渗透进种种细微之处,也是特权阶级对建筑的一种框架。

古代往往以君王为主,在建造宫殿时,往往都使用最中心作为君王的住所,其他的一切都以其为中心进行辐射。

体现了当时其他一切事物为君王服务的特点,更展现了特权阶级对各种事物全力掌控的要求。

唐朝的一些庭院主要布局也以中轴线对屋舍进行划分,并且以中间的一些屋舍为中心依次进行排列,各个庭院之中相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开来。

我国古代形成的对称之美也受到这些建筑的布局影响,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对建筑美的意识,提高了广大人民鉴赏能力。

虽然这些建筑有一些局限性,受到一部分等级制度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广大普通百姓的智慧结晶,是建筑和艺术教交响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不朽的篇章。

唐代有很多诗人站在栏杆上眺望美景的诗句,李白曾在谢公楼感叹“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崔颢在黄鹤楼悲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些建筑建造在壮观的美景之上,精美细致的楼宇吸引着人们前往游览风光,为众多文人墨客提供抒发感触,表达心中志向的理想楼阁,促进了我国更多古韵雅诗的出现。

唐代慢慢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建筑体系,各种建筑技术开始成熟,并且将独属于大唐的风格融入,在静默的岁月中,留存了一个个矗立在大地上的珍宝。

三、徐徐凉风吹楼宇,万般风情留后世

唐代的建筑受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思维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也正是多因素的影响才得以现成唐代独特的难以复制的风格,而建筑也反映着时代的发展进程。

随着历史发展,唐代宏伟的建筑、粗犷的线条渐渐成为一种标签,成为国力强大的一种象征。

当时统治者对佛家大力推崇,佛家文化与唐代建筑风格再次交融。建筑中多了几分专属于佛家的禅意,帮助人们静心凝神,享受安宁恬淡的生活。

佛家在建筑风格中的相互融合,带来了新的元素和可能,推动了我国建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也增加了观赏的趣味性。

与西方重视装饰的风格不同,我国的建造风格更加重视人的舒适性,关注人的养生问题。

整体布局形式与传统的饮茶、阅读等习惯相契合,这也正体现了唐代建筑便已经与中华民族相互契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由于丝绸之路的开放,很多新奇的东西进入唐朝,而建筑上大胆地采用来自外邦的材料和特质,与传统风格进行巧妙地融合,在发展中开辟了新的风格,形成了新的式样。

建筑是文化中的一部分,唐代建筑的发展正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当时唐代的文化拥有较强的包容性,来自华夏民族的魅力吸引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来到唐朝。

而建筑则是最直观实体的感受方法,成为来到中华的第一印象,帮助外邦人从第一眼中认识较为陌生的环境,增强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中华传统文化也随之有所改变,民族品性中的热情好客、包容宽广被激发出来,深刻的印在每一个人的骨髓之中,从而在一代代之中流传下去。

这种建筑风格也被外邦人所带回,今天的日本仍然保留大量具有唐代特色的建筑,成为我国研究唐代建筑风格的巨大宝贵依据。

在岁月交叠之际,那些建筑在风雨中将唐代的兴衰哀亡尽收眼底,他们只是沉默着看待这个王朝的变化。

在战争灾害中,有些不慎塌陷,有些依然存留,但那些属于唐代的繁华却不会随着建筑的消失而消失,永远的存留在人们的心中。

结语:

建筑是一个时代风格的展现,淋漓尽致地将其中文化特色和人文风光展现出来,给予人们最直观,最立体的感受。

它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份凝固的艺术品,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刻画。

唐代的建筑拥有气势磅礴、精致美观等特色,在中华建筑历史上开启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各种建筑种类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今天的我们在装修建筑上仍然可以吸收唐代的风格,应用在今天的家居装修行业不失为一个非常光明的方向,也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创新发展。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