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不同于民事诉讼时效,行政案件超过了法定的起诉期限,面临的法律后果是: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已经受理的,驳回起诉。关于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经梳理具体有以下几种,逐一给大家介绍以下:
1、行政行为经复议的:
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直接起诉具体行政行为的: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年。
3、申请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在接到履行法定职责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不履行的,应当在期限届满日后6个月内提起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申请
行政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赔偿义务机关未在2个月内作出赔偿决定书的,在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02-25 01:22:59
2025-02-25 00:54:44
2025-02-25 00:37:59
2025-02-25 00:05:29
2025-02-25 00:04:06
2025-02-24 11:26:0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
把钱存在银行,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有几种风险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