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开启经济改革时,有一个重大的决策就是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我们老百姓通常所说的单干。这项政策的意义十分重大,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改革政策的实行,说它是为重要的基础或者是推动力也不为过。
对于这一政策,有人认为它的作用是使老百姓实现了粮食自由,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吃饱饭了。对于这个观点,我是难以认同的。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就是因为单干,才使老百姓释放出了劳动热情,积极性的提高导致生产力得以大大提高,最终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地提高。这里,他们过高地夸大了单干的作用。如果单干有那么大的魔力,何以解放前乃至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盛行的单干,结果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食不果腹?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建国后,除了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的粮食产量一直是在增加的。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粮食的增幅是要大于单干后的一段时期的。这其中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得益于化肥、农药的投入。特别是在七十年代,我们与西方关系好转后,对于化肥生产线的大量引进。
在单干后的最初几年,实际上粮食产量并没有大幅增长,只是在良种的培育上出现突破后,粮食的产量又才出现了大幅的增长,这才有了我们的吃饭自由。粮票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它是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得。只是到了九十年代,我们的粮票才从生活里消失,而单干早就开始了。是农药、化肥的大规模投入,是高产良种的出现,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才最终让我们实现了粮食的自由,而非是单干。在这里面,单干不能说没有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认为单干提高了积极性,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的,他们只是看到了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全部。对于那些家庭劳动力充足的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对于那些劳动力不足,或者老弱病残居多的家庭,就没有那么好了。整体而言,单干对于国家粮食的增产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
单干另一个弊端在于,集体化的消失,使得以往农村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无法延续下去,几近于荒废。集体农业的消失,使得农业生产又回复到家庭式的小农生产方式,这无疑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倒退。伟人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小块的耕作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近些年兴起的土地流转,以实现大规模的耕种,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但这些都不足以否认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意义,我们看一个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它的本身。从农业生产上来看,单干并非一些人认为的提高了生产,让我们吃饱了饭,而且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但从整个社会而言,这项政策的实施,最终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我国建国后发展的规划就是优先军工重工,这是立国的根本。以此为基础,在建立起工业体系后,再逐渐发展关乎民生的轻工业。经济改革,实际上就是延续着我们的既定规划。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村集体生产形式的瓦解,大量的劳动力没有了集体的束缚,得以进入城市,进入劳动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而又充沛的劳动力。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础。
有人说过,我们经济奇迹的背后,是几亿农民工的离乡背井,是他们的无尽的泪水和汗水。从建设时期的价格剪刀差,到经济改革时期的打工人,我们的乡亲一直在为我们的社会发展默默奉献着,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石,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不仅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农民自身来说,由于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而获得了更多人生追求的途径,虽然在我们普遍意义上认知的成功是少数,但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社会的进步,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进步,精神上的进步同样的不可或缺。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项政策,它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决策,作用和影响都极其深远。它的重大意义绝非是一些人说的让人吃饱饭,这几近于混淆视听,而是在于经济转型时劳动力的及时投入,以及社会变革时对于个人追求束缚上的解脱。我们之所以要探究它的本质,是因为必须要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对待这个问题。它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并不是我们吃饱饭的原因,更不能以此否定我们前三十年的建设时期。
2025-02-24 11:26:08
2025-02-24 11:05:56
2025-02-24 10:50:13
2025-02-24 10:42:38
2025-02-24 10:18:28
2025-02-22 01:46:4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
把钱存在银行,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有几种风险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