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前身为嘉山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区。从南京市沿京沪铁路或宁洛高速,1小时后,就会到达这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交通便捷、产业兴旺、生机勃勃的城市。
(嘉山公园)
回眸历史,改革大潮涌嘉山。40年来,明光干群在这方233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成果。1994年,撤县设市,明光在安徽6个县级市中争先进位,40年来荣获了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水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水产百强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2009浙商投资潜力城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螃蟹之乡、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安徽省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安徽省评为利用外资先进市。
新规划引领大建设
2015年,明光城乡统筹规划、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两个三等奖和全省一等奖、二等奖。
(秀美明西-;拍摄地点:明光市明西街道政府驻地建成区)
近年来,明光市围绕打造“滨湖花园度假城、山水田园生态市”目标,先后荣获2017年度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村镇规划类三等奖、环女山湖规划荣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安徽省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该市按照“三集中、一体化”融合发展理念,编制完成《明光市空间发展战咯规划(2013一2030)》、《明光市城乡统筹规划(2O13一2030)》,修编完成《明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一2030)》,编制完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专项规划25个,编制完成全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了明光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规五级规划体系。
(胡万里拍摄)
明光市突出城区这个“一核”,大力加强主城区建设。2013年以来,该市立足“东扩、南控、西连、北进”的空间定位,先后实施了“美好新明光”建设起步之年、突破之年、推进之年、提升之年等行动;2016年至2018年,为保障城市建设需要,明光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分批次开展房屋征收工作。累计开展房屋征收7个批次,征收房屋总面积为790556平方米。同时,该市大力开展安置房工程建设,累计建设安置房6处,安置房套数3686套,总投资6.47亿元。累计改造、新建城区道路共计42条,总长约64公里,投资额约9.87亿元,主要为北城区规划路网、老城区道路改造。
近年来,明光市围绕打造“滨湖花园度假城、山水田园生态市”的战略定位,按照“城市园林化、农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思路,以增加投入、强化管理为保障,通过城区绿化提升,加快建设“生态秀美、城乡靓新”的“美好新明光”。目前,开工建设绿化项目96个,投资额约4.8亿元,包含道路绿化、绿线绿化、公园、水系景观、街头游园、生态停车场、零星地块绿化等方面建设。
农村电商做示范
2015年7月,明光市创成了滁州市唯一一家“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近年来,明光大力实施“大电商、大物流、大市场”建设工程,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精准培训,改善服务体系,重视网上营销,培育本地农特产品品牌,加快项目推进,利用“互联网+”新业态,与农村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对接谋划,建立线下线上特色展销馆。
2015年7月,该市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8月,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9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明光服务中心和第一批39个村级服务站同步开业;10月,明光电商产业园建成开园,同时明光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明光市电子商务协会也正式挂牌。随后,京东商城、邮乐购、供销通等大型电商平台和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明光。
(电商
2018年以来,明光电商产业园软硬件全面提档升级,建成含网络销售、仓储物流、配套服务、实体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园。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39个,全面完成“两中心、一站点”建设任务,实现电商进农村“三个全覆盖”。2017年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2亿元,2018年1-12月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8亿元,其中电商产业园交易额突破4.5亿元。2017年以来,累计培训电商人员2961人,登记注册电商企业55家,开设网店2600余个,快递分支企业21家,电商从业人员近2万人。现有省级50强电商企业1家,滁州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家,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12家。
文明县城新明光
2017年6月20日,明光市被省文明委表彰为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县城。
2016年以来,明光市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掀起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热潮,高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通过省检查组考核验收,于2017年6月20日,明光市被省文明委表彰为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县城。
“治”字当头,打好城乡环境提升战。10家“片长”单位、82家 “点长”单位,包保帮扶10个社区、68个居民小区,重点实施“七大创建”。实现城区市容规范有序、老城功能配套、小区面貌改善、市民素质提升等总体目标。
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一线宣传组织群众,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中开展“十大行动”。市直20个创建职能部门和17个乡镇、街道按照职能形成合力,重拳出击,整治环境卫生乱象,“摊点归市、商品归铺、车停归位、人行归路、垃圾归箱、广告归栏”的目标。
(明光中学
“引”字为本,打好文明素养提升战。在全市实施道德引领工程,广泛开展一系列精品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教育引导感化广大市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最美系列表彰活动、学雷锋主题月活动、清明节文明祭祀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上下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演讲等系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展演等;组织开展文明校园评选、乡村少年宫建设等工作。
“塑”字为先,打好乡风文明提升战。研究制定了《关于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塑造“九个一”活动,即成立一批组织机构、制作一系列公益广告、发放一份倡议书、签订一份承诺书、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系列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曝光一批反面典型、开展一次督查考评,狠刹“大操大办”歪风。各乡镇(街道)均已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由专人负责调度,各地各单位制作了一系列公益广告,走进农户家中发放宣传册、倡议书,同党员领导干部签订承诺书,形成了浓厚氛围,乡风文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军民共建八连冠
明光市自1992年1月在全省率先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县”殊荣后,已连续8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近四年来,明光市在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中,军地双方相互支持,齐抓共管,优势互补,与时俱进,双拥工作保持着健康的发展势头。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心连心。
(明光市泊岗乡泊岗村干部、群众正在银杏林对倾倒的苗木进行扶正、培土)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关心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了市委常委会议议军制度、市双拥工委会议制度、走访慰问等制度。从2009年起,已连续8年在全市开展争创“双拥工作合格单位”活动,每年评选出一批双拥工作合格单位和模范单位。解决训练基地供水、建设自来桥镇至三界镇战备公路等一大批实际问题和困难。
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过军事日”、 “上国防教育课”、“烈士公祭”、“评选最美军嫂、最美兵妈妈”、“国防动员指挥演练”等双拥宣传教育活动。 各校利用军训之机,邀请部队为学生上国防教育课。连续4年联合组织开展了“最美军嫂、最美兵妈妈”评选表彰活动。此外,还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双拥和国防宣传,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界驻军义务诊断
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2014年-2016年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19名退役士兵全部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岗位。2017年9名转业士官工作岗位已全部落实,退役士兵的安置和权益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对退伍回来的士兵,当年为他们举办岗前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招聘会,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认真做好抗战老兵的走访慰问工作。对全市51位抗战老兵一一追访,编撰了《明光抗战老兵风采录》一书。每年对抗战老兵、烈士家庭单独进行走访慰问。
绿满明光生态美
2017年,明光市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目前正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明光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环保发展道路,举全市之力成功创成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截至目前,全市林木绿化面积120.27万亩,森林覆盖率35.2%,城市园林绿地面积9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绿地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市民基本上出门不到500米就能步入休闲绿地。
当前,明光市园林绿化等基本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明光市委、市政府凭借优越的森林、绿地等生态环境资源,正在全力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围绕“园”“林”“绿”“化”极力彰显地方特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新明光。
围绕“园”字铸品质。按照老城区改造提升、新城区实用便利的思路,既重视大型综合性公园和花卉专类园建设,又注重街头小游园点缀,坚持建“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园”。目前,明光城区的公园绿地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线到廊。
在创园过程中,重点抓公园、游园建设,直接投入建设资金近4.5亿元。新建嘉山公园、迎宾公园、九道湾公园、文化公园等26个综合性公园及街头游园,基本实现了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围绕“林”字护生态。启动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巩固、长江防护林建设、女山湖湿地自然保护、林苗两用林基地建设、石质山与水源保护地造林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潮,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采取“造、封、改、调、转、治”六措并举的生态治理措施,大力开展石质山和特色林基地造林、封山育林等,有效管护20余万亩生态公益林,完成封山育林2.1万亩,完成长江防护林、中央造林补贴等项目造林2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9万亩。全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有效构筑了生态屏障,为2017年成功争创省级森林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绿”字改面貌。全市以路网、河网和农田林网等“三网”绿化为骨架,加快点、线、片相结合的绿色廊道生态网络建设。重点建设明女线、南洛高速、明徐高速、京沪铁路、104国道和309省道等绿化工程,绿化率达到90%以上。加强淮河、池河等主要河流沿岸绿化,绿化率达89%。加强了潘村洼农田林网改造提升,完成农田林网绿化10万多亩,有效改善了城乡面貌。
坚持把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小区品质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园林式居住区建设,营造宜居的良好环境。截至2017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例达77%,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100%,园林式居住区年提升率20%,道路绿化普及率96%,道路绿化达标率82%,防护绿地实施率86%。
围绕“化”字提颜值。围绕城乡“五化”工程,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和扬尘防治工作。加大生活污水处理,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凯发污水处理厂运营正常,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4.7%,污泥达标处置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不断提高自然水体的岸线自然化率,确保城市河湖水系保持自然联通。截至目前,自然水体的岸线自然化率达80%,地表水IV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83.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热岛效应强度0.2℃。制定绿色建材推广政策、措施,城市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48%,节能建筑比例100%。
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市民公共服务需求。先后投入14亿元,新建、改造道路74条,106.28公里,目前,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7%,城市照明功率密度达标率86.7%。
迈步走进新时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的时代。明光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指出了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规划了迈步走进新时代的发展新路径。
现在,明光把工业强市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全市上下正高举“工业强市”大旗,全面奏响“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最强音,做强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延伸、拉长、加粗主导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让传统产业“化蛹成蝶”、新兴产业“星火燎原”、主导产业“顶天立地”、配套产业“铺天盖地”。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当前,明光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每人每年力争招引完成1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聚焦紧盯江浙沪,近期主攻南京片区,加快在1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持续谋划一批“铁、公、机” 等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全面开展项目建设“百日竞赛活动”,一个项目一张施工图、一个项目一张作战表,一月一比武、一月一评比,迅速掀起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新热潮。
明光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提出,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成体系”“可复制、可推广”的“明光经验”,打造一批全国、全省“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亮点品牌,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发展的新活力。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花城明光”“花海明光”“花海小镇”——新一届明光市委高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生态作为第一导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绿色生态保卫战,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明光样板”。
随着合青高铁、国道104明光绕城线、产城新区、化工集中区、凹土产业园等重大基础项目的加快推进,明光发展空间在增大、承载能力在提升、基础配套在完善,城乡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将成为现实。明光提出,今年要确保创成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明年要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后年创成国家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开展国家节水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城联创。
此外,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社会安全、从严治党……着力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温度。
一件件,一项项,“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必干成”。 县级领导带头转作风,一竿到底深入抓落实。如今,“挑灯夜战”成为全市城乡各项工作的常态,全市干群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全速,油门踩到底,火力全开,大干快上!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明光人民将迎来一个“生态更加秀美、经济更加强好、城乡更加靓新、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阳光”的现代化美好新明光,迈步走进新时代。
2025-02-22 01:46:42
2025-02-22 00:51:26
2025-02-22 00:30:39
2025-02-22 00:26:28
2025-02-22 00:02:49
2025-02-21 01:23:4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
把钱存在银行,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有几种风险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