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709—789年),字文房,河间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年轻时在嵩山读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天宝十四年,刘长卿中进士,后两遭贬谪,第一次于至德三年因事入狱,被贬南巴。第二次于大历十一年被贬睦州司马。建中元年,迁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于诗,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长于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存世。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洁,含意却十分深刻。
2.《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此诗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全诗纯为写景,宛如图画,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3.《送方外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后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要其安心隐居在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4.《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此诗前两句极写琴音的美妙,营造高妙的音乐境界,表现弹琴人高超的技艺;后两句是议论性抒情,慨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调,喻指世人只知趋时随俗,表达了世无知音、孤芳自赏的感伤情怀,体现了诗人不趋时俗的清高品格。全诗语言含蓄,境界清雅,巧用双关,意蕴深远。
5.《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唐】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此诗以作者向北归渔阳的行客告知北方实情,集中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沉郁,尤其是颔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二句,文字精练,状景鲜明,空间阔远,诗意深邃,为历代广为传诵的佳句。
6.《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此诗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描写了挥手远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肠百结,写得动人心弦。全诗没有“别离”二字,只写离别后的美景,然而浓浓的离情别绪已完全融入景中。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情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7.《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样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全诗情景交融,结构严密紧凑,层层紧扣主题,风格自然清新。
8.《馀干旅舍》
【唐】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此诗描写了诗人寄寓在馀干旅舍时,独自凭眺周围,看到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色,再加上阵阵捣衣之声,触动了深深的乡情旅思。全诗按时间顺序,从日暮时分到夜色渐浓,到明月初上,最后到夜色阑珊,层层透露出诗人越来越强烈的乡情旅思,感情真挚,意蕴深沉。
9.《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吴公台所见的萧瑟荒凉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之后荒凉破败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声。全诗抚今追昔,感慨深沉,风格悲壮苍凉,意境深远悠长。首联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10.《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此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客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情景合一,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2025-04-25 06:07:09
2025-04-25 03:51:39
2025-04-25 02:54:40
2025-04-25 02:36:49
2025-04-25 00:46:21
2025-04-24 06:17: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
把钱存在银行,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有几种风险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