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上下楼方式。
不过,电梯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如果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就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甚至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如果电梯噪声扰民,该由谁来担责呢?
张先生夫妇是某商品房5层住户,其毗邻的电梯噪声排放超标,严重影响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张先生夫妇多次向物业公司投诉,并要求物业公司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但物业公司却置之不理。
张先生夫妇无奈之下,只好向法院起诉物业公司,要求其排除噪声妨害,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检测费等费用。
法庭上,张先生夫妇提交了两份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证明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在他们的卧室内达到了40分贝以上,
远远超过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30分贝以下的限值。物业公司则辩称,电梯是按照国家标准安装和维护的,并没有造成任何污染或者损害。
物业公司还认为,《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适用于本案,
因为该标准是针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并非针对居民楼内电梯产生噪声的评价标准。
争议点一:电梯是否属于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
争议点二: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
一、电梯是否属于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
根据规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和影响的自然界和人工建造物”。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产生其他污染影响的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根据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也就是说,如果电梯是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那么它就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根据规定,“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是指在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音响设备、机械设备等,以及其他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影响的设备、设施”。
也就是说,如果电梯是在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音响设备、机械设备等,
或者其他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影响的设备、设施,那么它就属于“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
其次,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环境”。根据规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和影响的自然界和人工建造物”。
也就是说,如果电梯所在的地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和影响的自然界和人工建造物,那么它就属于“环境”。
根据案例中的事实,电梯是一种机械设备,它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并且可能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因此,电梯属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影响的设备、设施”。另一方面,
电梯所在的商品房是一种人工建造物,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和影响的。
因此,电梯所在的地方属于“环境”。综上所述,电梯属于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
二、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进入该场所的人员安全。因未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那么,物业公司是否是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呢?是否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了必要措施保障进入该场所的人员安全呢?
是否因未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了张先生夫妇的损害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是指对公共场所的管理、维护、保清洁等工作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公共场所的使用人是指对公共场所的经营、使用等活动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
也就是说,如果物业公司对商品房的管理、维护、保洁等工作负有责任,或者对商品房的经营、使用等活动负有责任,那么它就是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使用人。
在电梯噪声扰民的情况下,
并不一定能够追究物业公司的侵权责任。具体要根据电梯是否属于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以及物业公司是否尽到了保障进入商品房的人员安全的义务等因素来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和遵守物业管理的规定,并且注意自身健康。
如果发现电梯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对自己造成了实际的影响或者困扰,我们应该及时向物业公司反映,并要求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如果物业公司拒绝或者无效,我们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机构投诉或者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2025-02-22 01:46:42
2025-02-22 00:51:26
2025-02-22 00:30:39
2025-02-22 00:26:28
2025-02-22 00:02:49
2025-02-21 01:23:4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
把钱存在银行,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有几种风险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