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学识网

首页 生活常识

中国人有自己的纳斯达克

100人浏览   2024-07-20 08:03:44

众多公司在AI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Midjourney的图像生成AI技术进展迅速,Pika凭借其AI视频生成技术也开始受到关注。这些公司通过创新推动了科技领域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捷、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利用AI技术改进产品服务,推动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这种对AI的热情和关注无疑是前所未有的,科技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对一件事如此热衷了。

这显然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科技革命时代。科创板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中的企业不仅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更是国际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科创板 硬科技成长机遇

我们都知道研究人工智能、芯片这类高科技的科创公司,在前期需要拼命搞研究,既烧钱又耗时,再有钱的投资人也很难撑住,所以通过发行股票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研究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科创公司连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门槛都够不到,没办法在A股上市又很缺钱的科创企业,只能跑去境外上市,于是为了发展高科技,留住创新企业,2018年宣布了成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在注册制出现之前,一个公司想要在A股上市,需要经过证监会审查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上市门槛高,审核麻烦且效率不高。注册制出现后,上市就容易多了,证券监管机构只对发行人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品质、证券价值好坏、价格高低进行实质性审核和判断,把对发行人价值的判断交给市场来决定。

注册门槛低,不要求有明确的投资价值,这样就给了科创公司更好机会。加上科技创新支持政策频出,战略地位如此之高,不到一年时间,科创板就正式开板了。

从2019年7月开市到2023年11月底,已经有56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7.9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7.8%左右,科创板成了“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成功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持续投向电子、计算机等战略新兴领域。

另外科创板中超过50%的公司是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以来,针对培育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倾斜明显。随着科技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国产替代日益深化,科创板公司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

随着科创板的稳定运行和更多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公募基金也越来越关注科创板,配置比例持续提升。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加强对科创板的布局,这对科创板的融资和投资两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提升了科创板市场的流动性,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优化了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和市场生态,使普通投资者能够通过普惠金融分享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

科创50 中国版纳斯达克100

科创板成立一年后,也就是2020年7月23日,科创50指数诞生了。科创50指数的成分股就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市值大、流动性好的Top50公司,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这50支成份股的合计总市值、营业收入、研发支出等指标占整个科创板的比例均超过40%,能够很好地反应科创板的表现。相比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成份股调整以半年为主,科创50指数的调整频率为季度,频率更高,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板块更新快、发展快的特点。

截至2023年10月25日,科创50指数挂钩ETF共10只,基金合计规模突破1400亿。以跟踪的指数基金的规模排序,科创50指数成为仅次于沪深300和中证500的第三大宽基指数。

即使在2023年4月中下旬以来科创50指数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仍不断受到资金追捧,“越跌越买”,2023年9月5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份额突破千亿,截止12月15日,最新份额达到了1023亿。

从总市值分布看,科创50指数中大多是200亿-500亿元市值的公司,介于中证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之间,兼具中盘股和大盘股的部分特征。与其他主要宽基指数的财务指标相比,从营收增长、净利润增长来看,科创50指数具备较强的的盈利能力,其营收增速相当之快。

从行业分布上看,科创50指数的成分股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并且具有极高的硬科技属性。例如,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科创50指数成份股主要集中于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三大行业,第一大行业电子行业的占比超过50%,占据指数半壁江山。

科创50指数的行业分布与纳斯达克100有较大相似,作为美国科技股的代表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在近十年中跑赢标普500指数超180%,相对传统板块的超额收益明显。科创50指数成份板块在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的表现值得期待。

保持耐心 相信国运

但是目前A股市场正在经历长时间的低迷,这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耐心考验,甚至调侃“相信国运,定投纳指”,毕竟美股十大科技巨头的市值就顶了中国股市5000多只股票的市值。美国的科技行业巨头们,以及半导体和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正是推动其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我们已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面对A股市场这一长期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磨底阶段,保持冷静和耐心至关重要,耐心等待经济的复苏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同时相信国运,相信科创5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