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学识网

首页 生活常识

司马迁史记是哪个朝代的(汉朝故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100人浏览   2024-10-06 09:47:55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的祖父在汉文帝时是一名小官,家境不算清贫。司马迁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指导他读书写字,司马迁也是很聪明,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 等书。后来司马迁的父亲也去京城做官去了,他就在家继续研究学问。等到司马迁20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带到京城,这个时候的司马迁也算是学有所成,于是他的父亲就让他四处游历,长长见识。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汨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今河南开封),回到长安父亲身边。他父亲当时任职的是太史令,就是编写历史、天文历法之类的官员,让他去游历也是职业需要。

司马迁父亲弥留之际跟他说,上古到如今的历史都没有很正统的编撰,也有很多遗失很空白的朝代,我们的先祖就是记录历史的,在我们这一代一定要好好把从古至今的历史记录下来,司马迁含泪点头答应。当时是汉武帝时期,社会繁荣,人才辈出,大环境非常好,司马迁开始了《史记》的编撰。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忍受着身体和心里上的创伤,司马迁用了十几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作《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后世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历时14年编撰完成。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外孙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祠的寝宫背后,有司马迁的墓,在陕西省韩城市以南。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