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龙虾不禁擦了一把口水,不知从何时起,小龙虾就成为了风靡全中国的美食。上至高端星级酒店下至路边排挡,哪里都有小龙虾的身影。为什么小龙虾这么受欢迎?知乎上有个大佬"丁香医生",他提出这是因为小龙虾完美的符合了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上图即为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丁香医生认为小龙虾吃的爽满足生理需求,在对于小龙虾的做法上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们做不到;多为人工养殖,渠道正规卫生满足安全需求;小龙虾可以作为社交明星食物,让朋友关系和情侣关系更进一步满足归属需求;如上段提到,小龙虾上至星级酒店下至街边排挡,不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吃得到,满足尊重需求;最后是小龙虾天生自带存在感,吃一波小龙虾发一个朋友圈满足自我实现。
既然都符合了马斯洛金字塔需求,那又有何不火之理。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小龙虾如何火爆以及小龙虾有多么美味之类,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小龙虾从何处来,它又起源于什么?它有什么背景。毕竟大家都知道曾经中国是没有小龙虾的,小龙虾是属于外来物种,可是大家对于小龙虾的了解也许也就止步于此,谁叫它的美味更让人难忘。
言归正传,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也称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它的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特别是在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在当地小龙虾并没有特别受欢迎。1918年,小龙虾传入日本,在日本小龙虾的地位更低,当时传入日本它只是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日本人觉得这种生物只能作为饲料,这还与日本本身就有多种海产品水产品有关,在众多美味面前小龙虾在当时确实不是那么突出,甚至还成为他们畏惧的外来物种。
传到日本后,小龙虾发展迅速,日本人还发现小龙虾具有水体清洁的能力,所以网上有传言说"小龙虾是日军驻华的生化部队中为日军清理尸体的动物,而后顺势传入中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过小龙虾确实是日本传到中国。根据资料显示,小龙虾在1918年传入日本,在做牛蛙饲料12年后也就是1930年就已经传往中国,所以这与日本侵华战争是没有什么联系。
1930年的中国
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在传入中国后凭借其良好的适应能力开始繁衍。作为杂食性的动物,小龙虾来到一片全新的土地拥有了享不尽的食物,小鱼、小虾、浮游生物以及各种植物藻类都是小龙虾的美食,甚至于有些时候它们还吃土。食物的源源不绝就保障了它们的生存发展,而小龙虾又是一种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动物,它们的适应性极广,高温奈何不了它们,零下低温也冻不死它们,再加上小龙虾属于甲壳亚门,能够击杀捕获它们的天敌也不多,于是它们从南京开始,不断扩张不断繁殖,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淡水虾类。
既然已经了解了我国小龙虾的来源,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种生物的背景。前面说到小龙虾属于甲壳亚门,甲壳亚门是节肢动物门下的一大亚门,其中多为海鲜水产节肢动物,且大多数都是海鲜,小龙虾是为数不多的淡水甲壳亚门生物。
甲壳亚门
在甲壳亚门中,小龙虾又属于软甲纲十足目,何为十足目,顾名思义就是有十条腿了。十足目是甲壳亚门软甲纲数目最多的一个目,包括了我们常见的虾、蟹。于是我们仔细的观察小龙虾的脚有几个,加上它两个大大的钳子后正好是十足,这时或许人们会说,似乎小龙虾虾不止十足,小龙虾的脚多着呢,其实这十足要这么算,只算大的,它身体下那些细小的游泳足是不算的,所以十足其实代表的是分节明显的主要用于移动的足。
再看小龙虾的整体外形,我们会发现它和蝎子其实有些相似,但是前几期的文章我们有介绍过蝎子与龙虾的关系并不亲近,蝎子是螯肢亚门蛛形纲动物,蛛形纲动物有一个特征就是只有头胸部和腹部两个分节,而小龙虾的头部和胸部其实是有分开的,所以小龙虾是头、胸、腹三节分开。
也就是说尽管小龙虾与蝎子长得像,学名里还都有个"螯"字,但它们去确确实实是不同的两个物种。其实区别这两种不同物种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看它们头上的触角,蛛形纲生物是没有触角的,而十足目的动物有,不论是小龙虾还是明虾它们的头上都有触角。这么说来小龙虾的背景也是相当的强大,虽不属于数量众多的螯肢亚门,但也是节肢动物门下主要的五大亚门之一的成员,且它们这个流派下的动物个个都身披盔甲手持大钳不好惹。
那么,小龙虾来源与背景的故事今天就说到这里了。1930年才来到中国的小龙虾,在经过了89年的发展后,现在已经是全中国人民都喜爱的一种动物了。人们用"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洞庭湖饲养小龙虾,中国出产的小龙虾又大又肥现如今中国都成为了主要的小龙虾出口国,其中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从引进到成为出口国不过几十年间我们就可以得知小龙虾在中国发展的是有多好,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小龙虾是多么霸道的一种生物,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避免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2025-02-22 01:46:42
2025-02-22 00:51:26
2025-02-22 00:30:39
2025-02-22 00:26:28
2025-02-22 00:02:49
2025-02-21 01:23:4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300学识网 鲁ICP备2022029071号-7
把钱存在银行,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有几种风险不得不防